金秋九月,走进位于临沂市兰陵县城西南的代村,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乡村美景令人陶醉,沂蒙老街夜市里的美食令人垂涎,代村商城的繁忙景象令人欣喜,社区百姓的悠然自得令人艳羡。这样的景象,你一定很难想象20年多前这里曾经是有名的“乱村”。
近年来,代村在“时代楷模”王传喜书记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大胆改革、以法治村、奋力开拓,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乡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村”。
健全乡村法治体系实现乡村由乱到治
上世纪90年代,代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老大难”村,村内环境脏、民风乱、治安差,曾经一晚十几户家中被盗,群众怨声载道。村集体负债最多时近400万元,因债务纠纷,一年接收法院传票126件。1999年以来,在王传喜为班长的“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坚持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规范乡村干部群众的行为,让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成为习惯和自觉,代村实现了华丽“蝶变”。
在全县率先成立村级党委,加强党建对群团组织的引领,投资80余万元建设了代村商城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党员“亮诺践诺”活动,40多家共产党员经营户全部戴党徽上岗、挂牌经营。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各类议事组织,选举产生100多名村民代表,将每月5日固定为村民代表大会日,由村民代表提问题或建议,依法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党务、政务、村务依法公开。
2012年5月,代村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农村社区纪委,选聘30名廉政监督员,对村级决策和党员干部实行“零距离”监督。以党支部“提事”、村委会“议事”、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事”的工作机制由此逐步形成。
法治教育多点强化村民法治素养有效提升
人心散,治安乱,与村民的法治教育没有跟上有很大的关系。为有效提升村民的法治素养,代村党委始终坚持德治、自治和法治相结合,高度重视法治宣传,利用4.15、12.4等重大法治宣传节点,尤其利用国家农业公园蔬菜博览会这一重大活动,积极开展法律进景区、乡村、企业、学校、网络、家庭等活动,通过发放普法宣传资料、陈设法治宣传展板、悬挂法治宣传条幅、开展法治文艺汇演等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六五”普法期间,代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七五”普法开展以来,各类普法活动超200余次,覆盖群众达10万人次。
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上下功夫,建成村级法治文化广场、“农耕文化墙”“孝文化墙”“农民书屋”““科普法治文化一条街”等教育载体,创建《新代村》报刊,每月刊发一期,刊发普法知识和村内纪事。
村里定期举办村民道德讲堂、法治讲堂,以文化人、以法育人。坚持举办“守法模范”、“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美在农家”“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通过以法治促德治形成了“爱国爱村、大气谦和、朴实守信、勇于拼搏”的代村精神,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幅度提升。
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法律服务。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山东沂蒙乡村振兴讲堂、全省首家村级总工会,依托“三馆一村(村史馆、辉煌中国展馆、幸福家园展馆、中国知青村),及时为群众宣讲法律知识,并配备了助理警务员、交通协管员等,为村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深化平安乡村建设 依法治村成果丰硕
“传单飞,大字报,停水停电小偷闹;你朝东,我往西,打来斗去成烂泥”,这段顺口溜曾是代村上世纪90年代乱象的真实写照。为彻底扭转代村社会治安差、信访矛盾突出的“无法”乱象,王传喜等村“两委”班子成员坚持以法治村,强化村民自治,“持牌上岗、户户参与”,全民皆“兵”,分组包片,共同治乱,一年365天每天不间断巡逻执勤,村内治安得到彻底扭转。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体系,推进乡村“雪亮工程”,全村架设100多个高清摄像头,实现监控无死角。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建立村民兵、企业安保、当地派出所三级联动机制和党委委员代办巡逻制度,安保人员100余人,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合,全村连续14年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
认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组建了由退休干部、两委委员、村(居)民小组长、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组成的调解工作组,加强对人民调解员法律政策、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15年来无一例越级上访问题,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代村全面振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想引得凤凰来,先要栽好梧桐树。在土地流转、旧村改造等各个环节,代村党委始终坚持依法办事,实现了零占耕地、零违章、零投诉,保障村庄各项事业健康合法有序发展,20年来代村“两委”班子没有一人因经济问题栽跟头。
2002年,代村制定“五区一网”的产业规划,先后建成千亩万户大商城、国家农业公园、沂蒙老街、印象代村、中国知青村、新农人培训中心等项目,连续成功举办七届“中国兰陵(苍山)蔬菜产业博览会”,吸引农业机器人、休闲食品加工等大批项目入驻。王传喜书记说:“村庄强了,老百姓也富了,我村产业、民生、治安、生态等方方面面在法治的保障下,取得了丰硕成果。”2019年,代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全村各产业总产值30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9万元,实现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
产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村民增收,让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代村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65栋居民楼、170栋小康楼的建设,省级规范化小学、社区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红事服务大厅、白事服务大厅、公共浴池、村民文化广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单元式老年公寓等社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探索实行了“五统一”制度,群众就业、教育、就医养老、住房等问题全部解决。按照当地老百姓的说法,他们早已过上“过去不敢想的小康生活”,“我们的生活比抹了蜜都甜”。
图文供稿:兰陵县司法局
转自:兰陵首发